> 文章列表 > 全国粮食总产量如何计算出来的

全国粮食总产量如何计算出来的

全国粮食总产量如何计算出来的

全国粮食总产量的计算遵循以下步骤:

1. 抽样调查与全面统计相结合 :

主要粮食品种如稻谷、小麦和玉米等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。

小品种或全面统计用于补充数据。

2. 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调查 :

利用遥感影像和空间抽样技术抽取调查样本,推算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。

3. 实割实测方法 :

对主要粮食品种单位面积产量的调查,通过收获时实地割取样本,进行脱粒、晾晒、测水杂、称重等步骤,计算出地块单产。

4. 省级数据汇总 :

各省(区、市)粮食产量相加,得到全国粮食总产量。

5. 数据模型计算 :

通过抽样调查得出各种作物的当年度单位面积产量,然后在数据模型上得出各省市县的粮食产量。

6. 统计范围 :

包括稻谷、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高粱和其他杂粮谷物的产量,以及薯类和豆类的产量。

薯类产量按5:1折算,城市郊区作为蔬菜的薯类(如马铃薯等)不作粮食统计。

7. 计量单位 :

各种谷物和豆类一律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,计量单位为吨。

8. 样本抽取 :

全国共抽取近1万个样本村,每个样本村抽取3个面积约60亩的样方地块。

9. 统计结果上报 :

各调查总队收集全省粮食总产量的结果,上报国家统计局,由主管业务部门得出全国粮食总产量。

以上步骤综合了抽样调查、实地测量和统计模型,确保了粮食总产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方法可能会随着技术进步和统计方法的变化而更新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如何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?

全国粮食总产量近年有何变化?

粮食总产量计算中抽样调查如何实施?